糖尿病患者是人類關注的焦點,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為患者帶來沉重的病痛與負擔。在中國,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.4%,發病人數位居世界首位。從創建之初,我們就將目光投向這一病患群體,積極探索能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多綜合獲益的創新藥物,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。
「患者為先,科學為本」是我們的價值觀,我們的藥物開發過程也充分吸納患者群體的意見,
與患者群體攜手向前,增進彼此間的理解,為了健康的目標共同努力。
有關更多信息,歡迎通過電子郵件聯系:
medicalinformation@benemae.com
誼生泰筆?筆式注射器,適合與仁會生物生產的3ml規格筆芯貝那魯肽注射液配合使用。如您在使用中出現問題,請及時撥打免費咨詢熱線,以便妥善解決。
誼生泰?貝那魯肽注射液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療,最為明顯的治療作用是在不易發生低血糖風險的情況下,
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,并且明顯降低體重指標,改善血脂水平。
貝那魯肽與人體內源性GLP-1 100%同源,模擬生理性GLP-1作用
貝那魯肽氨基酸序列與人體內源性GLP-1完全一致。
內源性GLP-1體內代謝為多種具有生物學功能的活性代謝產物,貝那魯肽與內源性GLP-1 100%同源,具有相同的活性代謝產物。
貝那魯肽血糖依賴性地促進胰島素分泌,更好地抑制胰高糖素釋放;顯著延緩胃排空,抑制食欲;避免長期暴露產生耐藥性。
-臨床研究結果顯示,貝那魯肽持續使用可有效控制血糖,尤其顯著降低餐后血糖,低血糖發生風險低。
-真實世界研究顯示,貝那魯肽更貼合生理作用機制,有效降低患者減重,是超重/肥胖T2DM患者的理想選擇。
-貝那魯肽在人體內清除較快,持續給藥體內無蓄積,可避免長期持續刺激帶來的潛在安全性風險。
-貝那魯肽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,貝那魯肽治療不增加糖尿病患者心率。
-臨床前研究顯示,貝那魯肽具有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,減少胰島β細胞凋亡,抗動脈粥樣硬化,改善心肌缺血以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。
-臨床前研究顯示,貝那魯肽具有腦保護作用,可減少腦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損傷。此外,貝那魯肽可減輕腎小球和腎小管損傷,而表現出腎臟保護作用。
-人GLP-1活性代謝產物GLP-1(9-36)、GLP-1(28-36)和GLP-1(32-36)等具有降糖、減重、保護β細胞、調脂、抗氧化應激、心血管和肝臟保護等多種生物學功能。
GLP-1(胰高血糖素樣肽-1)是人體天然分泌的一種胃腸道激素,與GLP-1受體結合發揮作用,GLP-1受體分布于胰島細胞、胃腸、腦、腎臟、下丘腦等處。上世紀九十年代,有研究發現外源性的GLP-1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,GLP-1可以開發為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。1999年,仁會生物啟動全人源GLP-1的開發項目,成為國際上最早開啟GLP-1類藥物研發的幾家企業之一。
科學家發現了腸道內分泌可以調節胰島素分泌的物質,首次提出“腸促胰素”的概念。
科學家發現腸促胰素效應,即口服葡萄糖較靜脈滴注葡萄糖可以引起更多的胰島素分泌。
科學家發現主要由小腸L細胞分泌的激素GLP-1是“腸促胰素效應’的主要作用激素。
研究發現外源性的GLP-1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,并確定可以開發GLP-1作為2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。
我國的科研人員著手研發全人源化的GLP-1,上海華誼生物(仁會生物前身)承接此藥物的開發重任。
國際上對內源性GLP-1的進一步發現:科學家發現GLP-1(9-36)的代謝產物具有確定的生物活性,并發現下游代謝產物的更多生物效應。
第一個異源的GLP-1受體激動劑上市:科研人員合成了希拉毒蜥唾液中的Exendin-4作為GLP-1受體激動劑,并開發成糖尿病新型藥物。
基于人源GLP-1的藥物研發:第一個基于人源GLP-1開發的類似物藥物上市。
第74次ADA的Banting獎得主Daniel Drucker,提出GLP-1RA在糖尿病八重奏的重要價值與治療地位。
科學家發現不同GLP-1存在不同的作用機理:餐時GLP-1(如貝那魯肽)對胃排空的影響更為明顯,餐后血糖及體重控制獲益更多,降低同等血糖時需要的胰島素更少,遠期對β細胞的保護更好。
世界上第一個全人源化的GLP-1——貝那魯肽注射液(商品名:誼生泰?)在中國上市,改寫了中國糖尿病領域無創新生物藥的歷史。
2016年7月1日,貝那魯肽獲得美國FDA的臨床批件,8月底在美國madison正式啟動減重適應癥的臨床研究。
貝那魯肽上市至今,陸續在中國啟動大型IV期臨床研究,申報非糖尿病的減重適應癥臨床研究,開展與甘精胰島素的聯合治療臨床研究,開展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的聯合研究,開展新型給藥方式的注冊臨床研究等。
科學家發現了腸道內分泌可以調節胰島素分泌的物質,首次提出“腸促胰素”的概念。
科學家發現腸促胰素效應,即口服葡萄糖較靜脈滴注葡萄糖可以引起更多的胰島素分泌。
科學家發現主要由小腸L細胞分泌的激素GLP-1是“腸促胰素效應’的主要作用激素。
研究發現外源性的GLP-1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,并確定可以開發GLP-1作為2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。
我國的科研人員著手研發全人源化的GLP-1,上海華誼生物(仁會生物前身)承接此藥物的開發重任。
國際上對內源性GLP-1的進一步發現:科學家發現GLP-1(9-36)的代謝產物具有確定的生物活性,并發現下游代謝產物的更多生物效應。
第一個異源的GLP-1受體激動劑上市:科研人員合成了希拉毒蜥唾液中的Exendin-4作為GLP-1受體激動劑,并開發成糖尿病新型藥物。
基于人源GLP-1的藥物研發:第一個基于人源GLP-1開發的類似物藥物上市。
第74次ADA的Banting獎得主Daniel Drucker,提出GLP-1RA在糖尿病八重奏的重要價值與治療地位。
科學家發現不同GLP-1存在不同的作用機理:餐時GLP-1(如貝那魯肽)對胃排空的影響更為明顯,餐后血糖及體重控制獲益更多,降低同等血糖時需要的胰島素更少,遠期對β細胞的保護更好。
世界上第一個全人源化的GLP-1——貝那魯肽注射液(商品名:誼生泰?)在中國上市,改寫了中國糖尿病領域無創新生物藥的歷史。
2016年7月1日,貝那魯肽獲得美國FDA的臨床批件,8月底在美國madison正式啟動減重適應癥的臨床研究。
貝那魯肽上市至今,陸續在中國啟動大型IV期臨床研究,申報非糖尿病的減重適應癥臨床研究,開展與甘精胰島素的聯合治療臨床研究,開展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的聯合研究,開展新型給藥方式的注冊臨床研究等。
通用名稱:貝那魯肽注射液,商品名稱:誼生泰?
無色澄明液體
本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;適用于單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。
2.1ml:4.2mg(42000U)
本品的起始劑量為每次0.1mg(50μl),每日三次,餐前5分鐘皮下注射,注射部位可選腹部、大腿或者上臂。治療2周后,根據臨床應答情況,劑量可增加至每次0.2mg(100μl),以進一步取得臨床獲益。藥品首次開啟使用后的保存條件詳見【貯藏】。
尚無本品靜脈或肌肉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資料。
本品與貝那魯肽注射系統配套使用。
于2~8°C避光、密閉貯藏和運輸。
藥品首次開啟使用后,可在2~8°C冷藏條件下保存6周,可在25°C條件下保存兩周,且不可冷凍。
本品Ⅱ期及Ⅲ期臨床試驗中,受試者在原用二甲雙胍用法用量維持不變基礎上合用本品0.1mg和0.2mg治療12周,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到中度惡心,癥狀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會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降低。
使用本品發生低血糖的幾率較低,與安慰劑類似。
臨床試驗過程中未發現本品對血壓及心率的影響。
本品其他不良反應還包括頭暈、乏力、嘔吐等。
由于本品的體內起效和降解速度均較快,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多在給藥后30分鐘內出現,約1~2小時內緩解。
Beinaglutide showed significant weight-loss benefit and effective glycaemic control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a real-world setting: a 3-month, multicentre, observational,retrospective, open-label study